一、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教育教学科研,根植侨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帮扶支持下,学院具有以省专业领军人才、省优秀青年教师、省高层次技能型兼职教师为代表的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0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18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35%,硕士以上学历专任教师占比为70%,超50%的教师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双师型”教师达73%,师资水平优于省内示范校平均水平(见图1),师资力量位居省内高职院校前列。近三年,获得65项省级标志性成果,其中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11项,省级教学能力大赛10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

图1 江门职院与省内示范校师资水平对比
学院科学研究紧密围绕“面向学术研究前沿、面向地方重大战略研究、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搭建科研平台、建立科研团队、承接科研项目,积极推动各学科“入主流、立潮头、走出去”,快速提升科学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19年科研到账经费144万,环比增长90.84%,近三年获省级纵向科研项目9个,市厅级项目100余项。

图2 经管学院2017-2019年到账科研经费
表1 经管学院省级立项(部分)课题情况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立项时间 |
1 | 全域旅游视角下“珠中江”旅游圈旅游产业创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旅游示范区的对策研究 | 2019 |
2 | 农村科技特派员项目 | 2019 |
3 |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广东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研究 | 2018 |
4 | 广东省产业梯度转移实证研究 | 2018 |
5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广东省经济增长动力研究 | 2017 |
6 |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江门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 2017 |
7 | 江门市城市化进程与社区教育发展研究 | 2017 |
8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广东区域物流效率研究 | 2017 |
9 | 江门农产品加工业环境成本控制及对策研究 | 2017 |
10 | “珠三角”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 2016 |
11 |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广东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 2016 |
12 | 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西江区域物流合作发展研究 | 2013 |
二、学院始终以内外合力,特色发展为发展主线,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精准对接、精准育人”
以“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与广东古兜旅游集团成立古兜温泉学院、中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联合开办中石化易捷店长班,探索并成功实践了现代学徒制“校企办学”新模式。与著名侨乡台山市共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新宁学院为平台,成功开拓了新宁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校地办学”新试点。与澳门旅游学院签署合作协议,探索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旅游行业资格标准,积极推动成立大湾区旅游职业教育联盟,共同促进旅游人才培养。与中国石化广东石油分公司签署“双创孵化实践基地”项目合作协议并正式挂牌,把校企深度合作、精准育人升级到了一个新阶段。学院坚持服务侨乡文化传承与创新,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与热点问题开展战略性、前瞻性研究,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学院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建立江门分院经济发展研究所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提供咨询服务与决策支持。


三、坚持以红色基因全过程育人为主线,高质量高精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坚持以红色基因全过程育人为主线,全力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拓宽素质育人、第二课堂及大思政“三条途径”,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学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广东省南粤校园中华经典朗诵比赛”、“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 “广东省创青春挑战杯创业大赛”、“广东省互联网+创业大赛”、“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等重点竞赛及活动,均获得优异成绩。


近三年,在各类学生重点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62项(全省同类高职院校二级院系排名前列),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各类重点赛项省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32项;其中国际商务专业的罗绮同学成功通过广东省教育厅“助梦扬帆”海外研学项目前往德国就读学习,物流管理专业的郭思尧同学连续2年代表学校参加2018、2019年广东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分别获得女子丙组跳高决赛第一、第二名。


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经管学院将秉承“厚德、尚能、笃学、致用”的校训,坚持“对标双高 三全育人”办学目标,发扬“厚德尚学、自强不息、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紧紧抓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坚持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提高质量,向着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经管学院的目标奋勇前进。
(文/图李星星 杨月莹 彭明程 魏景楣 审核/霍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