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职新闻网讯 12月25日,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召开集体备课会,全体任课教师参加。
会上,教研室骨干教师林楚雯作主题发言。她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山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畅谈个人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她认为,在形势与政策的课堂教学中,要将 “一体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转化到专题“改革的实践续篇 现代化的时代新篇”中,结合学生专业发展历史与国家发展战略的内容,通过专题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教育改革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同时,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出既有深厚专业知识,又有广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找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个人改革创新精神的现实契合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对国家未来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与会老师围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教育、科技、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育体系、科技应用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随着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教育方式和内容、科技领域的研究方向以及人才需求都在发生着变化。教师要努力适应新变化,促进教育教学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