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带领学生探索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近日,人文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侨文化”红色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榕树下讲党课,古村里话振兴”为主题,人文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杨毅、刘翠萍,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梓烽老师带队,以党建带团建的方式,共同带领学生们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走访百千万工程示范村“旺岗村”,深刻感受侨乡文化独特魅力,亲眼见证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
讲一场别开生面的党课,历史深处见真章
开平这片红色热土,孕育了无数英雄和革命人物,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同学们在实地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对党史的学习领悟。在充满年代感的碉楼下,学生们围成一圈,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李梓烽老师为大家讲解碉楼背后的历史故事与建筑艺术。碉楼作为侨胞们漂洋过海、心系故土的见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们赞叹不已。在老师的生动讲解下,结合现场实物,学生们体验到了一堂深刻而形象的实景党课。
听一村基层治理的故事,村道下共话侨情
开平苍城镇旺岗村,这里不仅是侨乡文化的璀璨明珠,也是乡村振兴的鲜活样板。前期江门职业技术学院驻村书记邹伟斌联合村委已经带领学校学生开展墙体美化和彩绘工作,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鱼稻共生、苍城优品、侨乡风情、旺岗时光、建筑、植物、美食等主题,同学们深刻领会了一村一品的风土人情,在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特色产业中感受基层治理、乡村振兴、侨乡文化的特色和蓬勃生机。
话一次乡村振兴的未来,文化振兴显活力
在塘口的先锋书店学生再一次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未来,这家书店是一个文化传播的窗口,书店内丰富的书籍资源和独特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无限潜力。此次“行走的侨文化”红色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党的历史和革命传统有更深刻的认识理解,更让他们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美好未来。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未来,人文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思政教育创新模式,将红色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努力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